遥感原理与应用(南京工业大学) 中国大学mooc慕课答案满分完整版章节测试

遥感原理与应用(南京工业大学) 中国大学mooc慕课答案满分完整版章节测试

痹融嚼剔编拳膝金镰碾瓶茶蹄

1 绪论 绪论单元测验

1、 以下哪一个不属于传感器?

A:雷达
B:扫描辐射计
C:卫星高度计
D:无人机
答案: 无人机

2、 狭义的遥感是指()。

A:重力遥感
B:电磁波遥感
C:磁力遥感
D:声波遥感
答案: 电磁波遥感

3、 在近三十年城市扩展与变化研究中,主要利用了遥感的()特点。

A:宏观性
B:动态性
C:局限性
D:多波段性
答案: 动态性

4、 ()年,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,标志着人类从空间观测地球时代的开始。

A:1957
B:1949
C:1920
D:1964
答案: 1957

5、 ()年,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。

A:1949
B:1956
C:1970
D:1978
答案: 1970

6、 按照电磁波的工作波段,可将遥感分为()。

A:红外遥感
B:紫外遥感
C:可见光遥感
D:微波遥感
答案: 红外遥感;
紫外遥感;
可见光遥感;
微波遥感

7、 按照传感器的工作方式,可将遥感分为()类型。

A:主动遥感
B:被动遥感
C:成像方式
D:非成像方式
答案: 主动遥感;
被动遥感

8、 根据高度差异,遥感平台可分为()不同类型。

A:地面平台
B:专题制图仪
C:航空平台
D:航天平台
答案: 地面平台;
航空平台;
航天平台

9、 作为跨学科的遥感科学与技术,离不开()等学科的支撑与发展。

A:物理学
B:数学
C:计算机科学
D:地球科学
答案: 物理学;
数学;
计算机科学;
地球科学

10、 地面实况调查与测试系统的作用有:

A:作为遥感数据处理的辅助数据
B:可以不需要任何地面调查与测试
C:遥感数据处理结果的检验
D:作为设计新型传感器的参考
答案: 作为遥感数据处理的辅助数据;
遥感数据处理结果的检验;
作为设计新型传感器的参考

11、 遥感作为新型对地观测技术,可以解决任何与地学研究有关的问题。

A:正确
B:错误
答案: 错误

12、 从事遥感基础理论研究的人员,主要依赖于计算机模拟与理论计算,可以不需要开展遥感外业实验。

A:正确
B:错误
答案: 错误

13、 将遥感应用到不同领域时,必须与相应领域的专业知识相结合,才能取得更好的应用效果。

A:正确
B:错误
答案: 正确

14、 有了遥感技术,许多常规的观测技术就过时不再使用了。

A:正确
B:错误
答案: 错误

15、 在遥感应用的不同领域中,不需要结合应用需要选择遥感数据,可以有什么数据就用什么数据。

A:正确
B:错误
答案: 错误

2 电磁辐射与地物波谱特征 电磁辐射与地物波谱特征单元测验

1、 电磁波是一种横波,其电场和磁场的振动方向与电磁波的传播方向()

A:平行
B:垂直
C:既不平行也不垂直
D:没有关系
答案: 垂直

2、 太阳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()波段。

A:紫外线
B:X射线
C:可见光
D:微波
答案: 可见光

3、 地球辐射的峰值波长接近于以下()选项。

A:0.48um
B:0.76um
C:6.0um
D:9.66um
答案: 9.66um

4、 热红外传感器可以记录物体辐射温度,根据辐射温度可以反演其真实温度,在反演过程中需要预先获得该物体的()。

A:反射率
B:吸收率
C:透过率
D:发射率
答案: 发射率

5、 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时,在可见光波段引起电磁波能量衰减的最主要原因是()。

A:大气吸收
B:大气散射
C:大气反射
D:大气折射
答案: 大气散射

6、 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,这是由于()效应引起的。

A:瑞利散射
B:米氏散射
C:无选择性散射
D:漫散射
答案: 瑞利散射

7、 大气对电磁辐射吸收作用的强度主要与电磁波( )有关。

A:振幅
B:波长
C:极化
D:传播方向
答案: 波长

8、 下列大气窗口波段中,()位于近红外窗口。

A: 0.48~0.76μm

B:0.9~1.15μm

C:9.0~15μm

D:2.0~5.0mm

答案: 0.9~1.15μm

9、 根据维恩位移定律,黑体辐射光谱中最强辐射的波长与黑体的( )成反比。

A:质量
B:表面粗糙度
C:灰度
D:温度
答案: 温度

10、 根据大气层垂直方向上温度梯度的变化特征,可以把大气层划分为不同的层次,其中距离地面最近的层为( )。

A:热层
B:中间层
C:平流层
D:对流层
答案: 对流层

11、 电磁波的特征参数主要有()。

A:波长
B:传播方向
C:振幅
D:极化
答案: 波长;
传播方向;
振幅;
极化

12、 目前遥感应用的主要波段包括()。

A:紫外线
B:红外波段
C:可见光
D:微波
答案: 紫外线;
红外波段;
可见光;
微波

13、 太阳辐照度分布曲线在大气层外与海平面处存在较大差异,其原因主要有大气层对太阳辐射的()作用造成的。

A:吸收
B:散射
C:反射
D:折射
答案: 吸收;
散射

14、 下列()波段的遥感方式可以不受昼夜的影响,能够全天时的工作。

A:紫外遥感
B:可见光遥感
C:热红外遥感
D:微波遥感
答案: 热红外遥感;
微波遥感

15、 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时,紫外线几乎被全部吸收,下列大气中的哪些成分对紫外线有较强的吸收作用()。

A:CO2
B:O3
C:O2
D:H2O
答案: O3;
O2

16、 绝对黑体的辐射通量密度是( )的函数。

A:温度
B:表面粗糙度
C:极化
D:波长
答案: 温度;
波长

17、 物体反射电磁波主要形式有()。

A:镜面反射
B:漫反射
C:二向反射
D:方向反射
答案: 镜面反射;
漫反射;
方向反射

18、 引起大气吸收的主要大气成分有()。

A:CO2
B:O3
C:O2
D:H2O
答案: CO2;
O3;
O2;
H2O

19、 影响植被反射波谱曲线变化及差异的主要因素有()。

A:叶绿素含量
B:植物含水量
C:季节
D:植物种类
答案: 叶绿素含量;
植物含水量;
季节;
植物种类

20、 下列()波段的电磁辐射,其通过大气层时衰减的主要原因为吸收作用。

A:紫外
B:可见光
C:红外
D:微波
答案: 紫外;
红外;
微波

21、 电磁波的波长与频率成正比,波长越短其频率越低。

A:正确
B:错误
答案: 错误

22、 绝对黑体的总辐射出射度与黑体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,即温度的微小变化就会引起辐射通量密度剧烈的变化。

A:正确
B:错误
答案: 正确

23、 电磁波入射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时,只发生吸收和反射,此物体的光谱吸收率与光谱反射率之和恒等于1。

A:正确
B:错误
答案: 正确

24、 大气窗口指电磁波能穿过大气层的局部晴朗天空区域。

A:正确
B:错误
答案: 错误

25、 地物吸收太阳辐射后又向外发射电磁辐射,其辐射能力等于同温度下的黑体辐射能力。

A:正确
B:错误
答案: 错误


上方为免费预览版答案,如需完整答案,请点击下方红字购买:

点击这里,购买完整答案


为了方便下次阅读,建议在浏览器添加书签收藏本网页

添加书签方法:

1.电脑按键盘的Ctrl键+D键即可收藏本网页

2.手机浏览器可以添加书签收藏本网页

遥感原理与应用(南京工业大学) 中国大学mooc慕课答案满分完整版章节测试第1张

遥感原理与应用(南京工业大学) 中国大学mooc慕课答案满分完整版章节测试第2张


 

郎桑傅劲姑故迫须沸负晴跨吓